當黨的創新理論遇見非遺面塑 這場“理論+文化”盛宴很精彩!

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龍塔街道因地制宜,整合轄區資源,創新宣講模式將理論宣講與非遺文化傳承巧妙融合,聯合北環路社區與漯河技師學院在鐘樓廣場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非遺面塑公益活動”,讓居民在指尖技藝中感悟思想偉力,收獲“精神食糧”與文化滋養的雙重體驗。
一是理論宣講“接地氣”,思想共鳴“有溫度”。活動現場,北環路社區支部書記楊蕊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結合社區發展變遷、居民生活變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地解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從民生保障政策到基層治理創新,從經濟社會發展到城市文明建設,宣講內容緊扣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讓理論宣講既“冒熱氣”又“沾泥土”,引發在場居民的強烈共鳴。
二是非遺面塑“展魅力”,文化傳承“潤心田”。在非遺面塑體驗環節,漯河市技師學院的志愿者細致且耐心地向參與者們闡釋傳統非遺“面塑”之十二生肖的制作方法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孩子們紛紛沉浸于面塑藝術那獨特的魅力之中。“能親手制作面塑,還能和小伙伴們交流分享,特別開心!這個五一假期我又學到了新本領!”參與活動的凡美巖小朋友興奮地說。“這樣的‘沉浸式’非遺體驗活動,不僅能幫助孩子提高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近距離感受中國非遺文化的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現場的家長們紛紛表示。
此次“理論+非遺”的創新活動,打破了傳統宣講模式的局限性,讓黨的創新理論通過非遺技藝這一載體“活”起來、“動”起來。下一步,龍塔街道將繼續探索更多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推動理論宣講與文化傳承深度融合,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響、更深入,為街道各項事業發展凝聚強大精神動力。(王書杰)
校對:王嘉浩
統籌:王艷東
審核: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