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區龍塔街道:“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 奮力開創基層治理新局面

5月7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510圓桌議事會”在郾城區龍塔街道金牛社區舉行。第一書記、黨員代表、調解員、居民代表、當事人齊聚一堂,就社區居民楊先生安裝太陽能板引發的鄰里糾紛進行調解。經過調解,楊先生當場決定將延伸出來的約2米長的太陽能板重新設計、安裝,確保不影響鄰居采光和排水。
“鄰里之間因生活瑣事難免產生糾紛。雙方各讓一步,就能皆大歡喜。”龍塔街道辦事處黨建辦主任、金牛社區第一書記侯永琦說。2022年以來,金牛社區平均每月通過“510圓桌議事會”調解七八件鄰里糾紛。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黨建引領是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根本保證。龍塔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志剛介紹,近年來,龍塔街道深入貫徹落實市委關于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工作要求,堅持以黨建為核心引擎,探索“一張網統攬全局、一屏幕掌控全城、一隊伍精細服務”的“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條特色基層治理之路。
黨群聯動破解治理難題。該街道成立首家“紅色自管會”,變過去“社區服務居民”的單向模式為雙向互動,實現了“日常小事小區自管、矛盾糾紛社區協助解決,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該治理模式被《漯河日報》、“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等報道,并被漯河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作為改革典型案例。同時,在街道119個小區成立黨支部,形成“街道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小區功能型黨支部”四級組織架構和責任體系,成立街道和物業公司聯合黨支部,破解物業企業在小區管理中的熱點、難點問題。
新發展理念賦能高效能治理。在基層治理中,該街道秉持新發展理念,積極探索“幸福社區”治理新機制,取得顯著成效。華山路社區采取“社區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將居民現實需求與社區資源有效對接,讓社區真正強起來。金牛社區依托第三方社區運營平臺,盤活社區閑置資源,更好保障社區公共服務和日常運行。巴山路社區創新商業模式,成立鼎昕商貿實業公司,為社區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同時,堅持以“外賣先鋒”紅色驛站為切入點,成立全市第一家新就業群體黨支部,把服務觸角拓展到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家政服務人員等群體中,打造居民群眾身邊的“紅色服務圈”。
多舉措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打造一支高素質的網格隊伍。劃分59個居民網格、227個專屬網格,配備173名網格長、1065名網格員,將轄區內3576座房屋和10.6萬人的基礎信息充實到網格中,做到網格范圍清楚、情況明白、數據精準、動態調整。加強基層治理機制建設。完善“510圓桌議事會”制度,增強小區居民的主人翁意識。強化智慧化數據平臺建設。建立“智慧龍塔”系統平臺,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提供線上辦事、民主議事、志愿服務、矛盾調解、城市管理等服務。
“下一步,龍塔街道將聚焦郾城‘三區’建設,堅持‘學’字為先、‘實’字為要、‘干’字為本,提高政治站位,激活發展引擎,在奮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漯河新局面中展現新作為、新擔當。”李志剛說。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 姚 肖
校對 王麓棣
統籌 周鶴琦
審讀 譚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