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洳波:讓非遺在傳承中走向大眾

身穿黑色練功服,在音樂伴奏下,一招一式如狡兔般迅疾多變……4月12日,周末的萬達廣場熱鬧非凡,以“非遺傳承 漯在其中”為主題的漯河市首屆非遺展演年活動第二場展演正在進行心意六合拳表演。“這些孩子經過半年多的訓練,基本功扎實,動作有模有樣。”看著孩子們的表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心意六合拳傳承人李洳波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心意六合拳是我國傳統的內家拳之一,練法包括定式和動式,內容涵蓋心意把、十大形、四把捶等。心意六合拳以動作快、剛猛、技擊性強著稱。2008年,心意六合拳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是心意六合拳的傳承地。多年來,李洳波一直全身心投入,致力讓更多的人了解心意六合拳,助力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
李洳波今年76歲,自幼喜愛武術,先后拜武術名家呂瑞芳、王培生、李廷芳為師學習心意六合拳,全面繼承了心意六合拳的拳術、器械及拳經理論。針對心意六合拳傳授大多是拳師言傳身教、沒有系統拳譜等實際情況,李洳波歷時數月編寫出長達24萬字、圖文并茂的《心意六合拳》專著。《心意六合拳》專著被列入“國術叢書”在全國發行,填補了心意六合拳沒有文字資料的空白。
“每天早上,我都要到心意六合拳訓練基地練功。只要有人愿意學,我就義務教。”李洳波說,有不少市民在晨練時看到我們練拳,就想跟著學習。
多年來,我市在心意六合拳的推廣上下足了功夫,相繼舉辦了全國心意六合拳研討交流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心意六合拳展演大會、河南省第二屆心意六合拳大賽等,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心意六合拳愛好者參加。2020年,我市印發《漯河市心意六合拳推廣普及活動方案》,要求在全市大力開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心意六合拳的推廣普及活動。
“我們培訓了200多名教練員,再讓這些教練員去培訓社會體育輔導員,一層層推廣心意六合拳。”李洳波說,他們以縣區為單位開展培訓,僅在臨潁縣就舉辦4期培訓班,共培訓800多名社會體育輔導員。
如今,我市已有30多所學校的師生、約40家單位的職工參與心意六合拳的練習。全市練習心意六合拳的達10萬多人。
“萬達廣場作為我市的新商圈,人氣火爆,能夠在這里宣傳心意六合拳,指導群眾參加體育鍛煉,讓非遺在傳承中走向大眾,我們愿意貢獻一份力量。”李洳波說。
漯河日報全媒體記者:楊 光
校對:謝明芮
統籌:周鶴琦
審核:譚藝君